查看文章详情>>

哎呀妈呀!国庆机票价格居然玩起 价格大降!突现1折!网友:相当赚 哎呀妈呀!国庆机票价格居然玩起了跳水大赛...
当前位置: 首页> 热点快问> 正文内容

丈夫住院女子取钱遭银行盘查式核实

tiger 2024-11-29 09:25 热点快问 7783

女子取钱救丈夫遭工行“盘查”?11 月 27 日,河北邢台一女子

女子取钱救丈夫遭工行“盘查”?11 月 27 日,河北邢台一女子为给丈夫看病,在工商银行某支行取钱遇阻。其取 25000 元时被耽搁 20 分钟,还被询问丈夫住院信息。

邢台女子取款遇阻,25000元卡住了20分钟。银行说是卡有异常,止付了。这年头,银行也挺不容易的。

说是误会,可那二十分钟,够让人心里堵得慌。谁家没个急事?这钱,是救命的。

银行说为了安全,核实信息。这话听着没错,可这效率,有点让人着急上火。要是真遇到紧急情况,这耽误的,可不止是时间。

想当初,我外交生涯里,也见过不少“误会”。国际关系,比这复杂多了。但关键在于,沟通。这银行,沟通是不是有点欠缺?

换个角度想想,银行这警惕性,还真挺高。现在骗子手段层出不穷,防不胜防。银行多留个心眼,也是为了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着想。

想起以前在非洲出差,那里的银行,手续更是繁琐。但人家也是为了安全。咱们不能光盯着这二十分钟,还得想想大环境。

现在诈骗案那么多,银行也怕背锅。这就像打仗,宁可错杀一千,也不能放过一个。银行也是在走钢丝,两边都得顾着。

所以说,这事儿,没那么简单。银行有银行的难处,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急。关键是,以后这流程,能不能再优化一下?别让救命的钱,卡在半路上。这才是关键。这25000,最后取出来了,算是皆大欢喜。但这事儿,得给个说法。别让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儿。

冬日生活打卡季

河北邢台,女子老公住院,到银行取25000元现金急着治病用,不料却遭到银行多次打电话核实,导致她耽误了20多分钟。银行:这个钱今天来的,今天就要转出去,必须核实。女子不服气,霸气怒怼银行。

(案例来源:椒点视频)

李兰把丈夫送到医院,办理完住院手续,她想让医院尽快安排手术。安排手术需要先交钱,李兰不得不打电话借钱。

凑了半天,亲戚们给她陆陆续续转了2万多,李兰赶紧到医院门口的银行去查询余额,准备取出来交给医院。

来到银行,抽号,排队等待叫号,李兰虽然心里着急,但也只能悄悄等待着,她想快一点,但又无可奈何。

等了半天,终于等到她了,李兰告诉柜台工作人员,先查一下余额。经过确认,银行卡里有25000多的余额,李兰毫不犹豫,直接要求取出25000元。

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,万万没想到,银行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直接给她取钱,反而像审讯一样,开始盘问她。

银行柜员问李兰取钱的用途是什么?李兰客气的告诉银行柜员,她爱人生病住院,急需取钱治病,需要25000元。

听到这,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给取钱,又询问在哪住院?住哪个科?

李兰有点生气,直接怒怼银行,我就是不住院,我想要花钱,取自己的钱难道还不行吗?

银行柜员表示,这些钱是今天刚转进来的,今天又要转走,疑似电信诈骗,害怕李兰上当受骗,于是开始打电话核实。

李兰很无语,只能坐在窗口等待,并不断催促银行柜员,但银行柜员还是一个个打电话核实。

一个电话核实完,银行柜员还没结束,还要继续打电话核实,一连打了20多分钟,打了多少个核实电话,李兰也记不清了。

李兰气不过,再也没有了耐心,开始怒怼银行柜员,20000多块钱都取不出来,还要不停的打电话去核实,取个钱耽误我20多分钟。真正的诈骗犯一个都抓不住,人家是怎么把钱给转出去?我这正儿八经的老百姓想要取个钱,你们这核实那核实的,故意为为难人嘛。

银行柜员无奈的解释,主要是现在电信诈骗的太多,取现都要反追踪,ATM一次只能取5000,多了也不让取。

李兰只能委屈的自己的遭遇发出来,吐槽银行,防诈骗归防诈骗,但不能这么折腾人啊,现在取个钱,取钱程序麻烦不说,还跟盘问烦人似的。

对于李兰的遭遇,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看待呢?

1、银行打着反诈骗的名义,这么限制李兰,已经适得其反,严重侵害了李兰的取款自由。

《商业银行法》第6条规定: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。

银行有保障存款人合法权益的义务,但不能拿着这种义务当权利,不好好从技术手段解决问题,反而各种为难存款人。

李兰的情况看似有点可疑,当天进账,当天出账,但这是为了治病救人,银行盘问清楚以后,应该及时办理,时间就是生命,这么耽误下去影响了治病,这个责任又该如何计算呢。

2、银行核实可以理解,但核实个没完没了,已经侵害了李兰取款自由的合法权益。

《商业银行法》第29条规定: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,应当遵循存款自愿、取款自由、存款有息、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。

李兰的钱虽然是今天进账,但也是存款人,她有权随时支取,银行不能这么阻拦。

怎么核实,怎么防诈骗这是银行的职责,但前提是不能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合法权益。

3、李兰这是取款25000元,银行确实有点过分。

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》规定:金融机构将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增加管控,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。

对个人存取现金、汇款等相关业务作出规定,即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业务,需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。

一般情况下,个人取款50000元以上才需要询问资金来源和用途,李兰这只有25000元,按理说是不需要盘查的,李兰已经明确说明了情况,银行还是核实个没完,不知道是银行制度有问题,还是柜员工作太死板?

(人物均为化名)

对此您怎么看?欢迎留言讨论。冬日生活打卡季